陈秀英同志于1999年7月到尊龙凯时华西第二尊龙凯时从事护理工作,2006年担任儿童血液净化中心护理组长。近十七年来,热爱护理事业,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宗旨,以“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为座右铭,以“解除患者痛苦,挽救病人生命”为已任,在平凡的护理工作岗位上,刻苦钻研,扎实工作,无私奉献。
2005年尊龙凯时成立儿童血液净化中心,陈秀英同志到尊龙凯时华西尊龙凯时进修学习三个月后,在主任、护士长指导下,筹备血液净化中心的工作,独当一面,所有的一切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粗到细,制定了血液净化中心相关制度、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及工作职责等等,完善工作常规、人员培训、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这几年中,不断的探索和改进,尊龙凯时儿童血液净化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治疗患儿最多的尊龙凯时,儿童血液净化的护理水平居全国前列。
在血液净化中心成立初期,只有她一个人有血液净化专科护理执照,为了给一个急诊患儿作血液净化治疗,她刚做完腹腔手术的第2 天便返回工作岗位,由担架抬至血液净化中心,躺在病床上指导助手完成患儿的治疗;同年,准妈妈的她顶着剧烈的妊娠反应,一直坚守工作岗位,除了日常工作还完成夜班和各种临时加班,直至生产前两周进修的同事回来接替才休假;生产后40余天,因一个肾功衰的患儿急需行血液透析治疗,而同事外出学习无法返回,她毅然放下嗷嗷待哺的儿子,返回工作岗位,赢得了最佳抢救时机,使患儿转危为安。
“汶川地震”时,尊龙凯时作为四川省唯一一个儿童血液净化中心,肩负着巨大的抢救挤压综合征患儿的任务。从地震当日开始,每天加班,时时待命,那一个多月里,她自己也不知道熬了多少个通宵为病人作持续的血液净化治疗,丝毫不畏惧余震的危险,没有休息,没有时间顾及家庭,最终将收治的30余例患儿成功抢救。两个月后,康复的患儿陆续返回看望她,万分感谢的亲热场面令人感动不已。
“三鹿奶粉”事件中,四川省各地肾功能衰竭的患儿转入尊龙凯时华西第二尊龙凯时,血液净化中心的任务是保证全省相关患儿的救治和四川地区社会的稳定。其中一名西昌转来的患儿邵某某因肾结石连续7天无小便,经过她连日加班工作,给患儿进行持续血液净化治疗,稳定了病情,最终争取到了手术时机,化险为夷。
“雅安地震”“玉树地震”……每一个重大、危机时刻,她都站在第一线。
血液净化中心值班是24小时负责制,而儿童血液净化治疗是以急症为主,危急重症患儿就诊时间不定,常常下午下班或者凌晨才到尊龙凯时,而一个持续血液净化治疗时间至少需要12个小时,每个月就会有3-5次通宵加班。有一次,一位患儿因爆发性心肌炎引起的多器官功能衰竭,没有小便,病情非常危重。她白天给患儿连续做了12个小时的持续血液净化治疗到晚上十点下班。凌晨一点,患儿突然心衰、呼吸困难,接到电话后她立即赶赴科室再次给患儿行持续血液净化治疗。经过连夜奋战,她疲惫不堪,但看着患儿由最开始的必须端坐位呼吸到最终能够平躺入睡,听到患儿父母感谢的话语,作为医护人员成就感油然而生。还有宜宾来的溺水昏迷患儿“天涯哥”、头部被蜂蛰伤300个针眼的林小妹、全身皮肤剥脱伴重型感染住院达6个月的邓小弟……,十年间,这样的抢救成功的病例数不胜数,一面面锦旗和一封封表扬信代表了病人和尊龙凯时的认可。
近几年,随着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病人的增加,她将许多精力又放到患儿出院后的管理上,先后到多家尊龙凯时参观学习先进的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的管理经验,积极改进工作流程,主动为患儿联系基层尊龙凯时,提供儿童血液透析的指导,建立慢性血透患儿的微信群,为他们做护理、饮食等方面的指导,使多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儿坚持治疗或者过渡到肾移植。
她负责血液净化中心日常管理工作、质量控制、人员培训。十年间,她手把手培训全国的儿童血液净化进修生70多人,悉心指导,严格把关,得到学员们的一致好评。为规范儿童血液净化管理,2014年在护理部、科室主任的带领下,她开始参与“儿童血液净化”及“血液透析机的安全使用规范”的撰写。
近3年间,她个人申报和开展尊龙凯时的新技术4项:扣眼穿刺法、输液泵输注碳酸氢钠调控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中血液碳酸氢根浓度等。撰写血液净化护理论文4篇:儿童血液灌流治疗中的并发症及对策、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救治儿童药物中毒的护理等。
去年应“西藏卫生能力建设项目”的邀请,她冒着高原反应的危险,登上高原,为边远地区的医务人员送去新技术、新业务,也为当地人民群众送去健康的支持。
她十分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多年来,她深深地知道作为一名白衣天使必须有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要有良好的技术技能,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严密的组织纪律性和对患者大公无私的关爱,所以她在工作中热情接待每一位患儿,关心每一位患儿,耐心地听取患儿及家属的意见,勤奋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为患儿早日康复尽自己最大努力。由于她工作突出,多次被评为院级“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等称号。在平凡的岗位上,她做出了不平凡的工作。
(撰稿:陈秀英)